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【唯一授权牌照】@

图片
首页  >  新闻发布会
最新发布
“西青区坚持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,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”新闻发布会 4月20日,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“西青区坚持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,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”新闻发布会,邀请西青区委常委、副区长梁军,西青区工信局局长方文轩,西青区商务局局长高福光,西青区政务服务办主任林小琳介绍“西青区坚持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,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”的有关情况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
主持人 天津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 吴浩铭:媒体朋友们,大家上午好,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。今天我们邀请到西青区委常委、副区长梁军先生,西青区工信局局长方文轩先生,西青区商务局局长高福光先生,西青区政务服务办主任林小琳先生,为大家介绍“西青区坚持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,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”的有关情况,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。

首先,请梁军先生作主题发布。

西青区委常委、副区长 梁军: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,大家上午好!首先我代表西青区委、区政府对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各位媒体老师表示热烈欢迎,对大家长期以来对西青区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!下面我向大家介绍“西青区坚持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,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”的有关情况。

近年来,西青区全面贯彻落实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【唯一授权牌照】@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“三个着力”重要要求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,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,以“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”的精气神,攻坚克难,砥砺奋进,产业、招商、项目、创新、营商环境齐头并进,发展质效明显提升,城市品质持续优化,生态环境全面改善,百姓生活更加幸福,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。2021年,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2亿元,同比增长5.7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亿元,其中税收收入占比达到76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7亿元;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.5%,各项发展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,实现了“十四五”开好局、起好步的目标。

一、我们始终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,推动高质量发展

近年来,我们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,发挥“既紧邻中心城区,又拥有广阔腹地”的“双重优势”,大力推动三次产业向高端迈进。一是坚持制造业立市战略,先进制造业加速升级。我们把产业链作为“制造强区”建设的核心抓手,重点做强集成电路产业链,聚集了中芯国际、恩智浦等相关企业20余家,目前正积极推进中芯国际扩能项目,进一步培育产业集群。做优车联网产业链,聚集了经纬恒润、中汽数据等30余家企业。做精生物医药产业链,目前聚集大冢制药、力生制药、同仁堂、宏仁堂等在内的重点高成长性企业47家。做大汽车和高端装备产业链,目前已聚集捷威动力、法雷奥西门子、一汽丰田发动机、泓德汽车玻璃、电装马达等一批龙头企业,产值近500亿元,占全区三分之一。目前,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621家,集成电路、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70%,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例达到41.4%,航空航天、电子通信等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例达到31%,这两项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。二是坚持推进结构优化,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。我们大力发展科技研发、信息服务、金融服务、现代物流、检验检测等业态,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,全区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684家,高技术服务业增速达到17.3%,以人工智能产业园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加速形成,带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.7%。三是坚持抓住天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大契机,消费活力进一步激发。推动文化旅游、会议会展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壮大,加速推进杉杉奥特莱斯、大悦春风里等重点项目,全力打造中北新城市中心、梅江天街等精品新商圈,形成了印象城、社会山文旅港等一批核心商圈建设,打造了青瑛紫园、大美稻乡等一批特色旅游目的地,姚村夜市、凌奥特色商业街等夜间经济片区点燃了城市“烟火气”。截至目前,限上批零额增速达到了24.7%,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达到16%。四是坚持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,现代都市型农业蓬勃发展。我们启动建设了树蛙部落等乡村旅游项目,深挖生态六埠、稻香农谷等农业观光资源,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;实施小站稻振兴工程,积极推进乡村旅游,有效带动村民增收,获评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。王稳庄镇、辛口镇成功获评国家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。

二、始终坚持以项目引建为支撑,推动高质量发展

我们坚持“项目为王”,将项目招商和建设作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,推动结构优化、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和关键。一是全力攻坚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。我们制定了《西青区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》,明确了招商的重点产业、重点区域,压实了招商责任。深入落实招商引资“一把手”工程,由区委、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,持续加大对京招商力度,成立驻北京招商中心,选派区内一线招商团队精兵强将驻京招商;定期在京举办各类招商活动,连续三年开展北京招商攻坚战,累计引进北京项目428个。全方位对接央企,开展定向招商,仅去年一年就落户18家央企,在全市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排名评价体系中,我区位居全市第二。二是打造优质承接平台。重点建设5个承载片区,包括国家级开发区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、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枢纽南站科技商务区、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、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西青区大学科技园。通过这些措施,近年来,我们累计引进项目12000多个,计划总投资超过3300亿元,吸引了137个世界和国内500强项目投资落户;累计实现内资到位额近800亿元、外资到位额14.6亿美元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。三是项目建设成果丰硕。近年来,我们累计推动项目800余个,完成投资额1200亿元,元气森林、巴黎贝甜等227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,中芯国际T3生产线、盛驰精工等437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,特别是中芯国际T3生产线今年8月投产后,月产能达到20万片以上,将成为全球8英寸晶圆最大的单体工厂。去年,我们结合“十四五”规划,推出西青区“1010工程”,围绕重点片区、科技创新、高端制造、文化旅游、精品商圈、交通畅通、生态环保、教育提升、民生服务等10个方面,每个方面推出10个重点项目,共100个项目,为当前和长远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。今年,我们又新推出了145个引领性、示范性、带动性非常强的重点项目,计划总投资2919亿元,年内计划投资392亿元。

三、我们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,推动高质量发展

近年来,我们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深入开展科技创新三年行动,创新策源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。一是创新动能持续提升。鼓励优势创新型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组建创新共同体、制造业创新中心,鼓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。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70家,市级以上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达到58家,“雏鹰”“瞪羚”、领军企业达到343家。全区R&D投入强度达3.34%,名列全市前茅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7.96件,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比重达14.7%。全区有力生制药、依依股份等上市企业4家。今年共有41个项目入围2021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,占全市获奖项目数量的24%,获奖数量创历年新高。二是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。康婷、中汽数据、见康华美被认定为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,企业自建市级科技研发平台累计达21个。天津城建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功认定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。天津青奥国际中心、创E+天津魔方社区众创空间分别被认定为市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,市级及以上创业平台累计达11个,赛达启航创新平台成为国家级孵化器。三是大学科技园建设成效显著。坐落在西青的高校众多,我们充分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,推动“产学研用”相连接,将高校的创新资源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融合起来,联合天津理工大学、天津城建大学、天津农学院等多所高校,合作共建全市首批大学科技园,目前已有60多家企业签约入驻,其中80%的企业都是师生创业或高校成果转化落地,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。

四、我们始终坚持以营商环境为保障,推动高质量发展

在这方面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:一是深化政务服务重点领域的改革。全力落实“放管服”和“一制三化”改革任务,按照“两城三带三区”空间布局,建成了南北两个政务服务大厅,在全市率先实现了“一门办理,南北通办”。过去五年,累计取消“五减”事项1731项,推出了区级“四办”事项3497项,90%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“网上办”,真正实现了“不见面、马上办”。二是全心全意帮助企业纾困解难。连续五年开展“双万双服”活动,出台“亲商八条”等工作举措,上线“亲清西青”企业服务平台。在2019年创造全市西青生活垃圾处理厂PPP项目用时仅35天最快开工纪录的基础上,2020年又实现了元气森林项目全市首个“拿地即开工”的成功案例,跑出了“西青速度”。三是不断创新政务服务的模式。科学设置审批流程,精简规范各类审批事项,不断完善“一张蓝图、一个系统、一套机制”等制度体系,积极推行“区域评估、告知承诺、联合验收”等改革举措,创新推出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机制,实施审批代办“交钥匙”工程,在全市率先实现“拿地即开工”“交房即交证”“审批不打烊”,营商环境向便利化方向迈出坚实步伐。下一步,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决策部署和市委、市政府工作要求,继续朝着打造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目标不断努力,吸引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和“新市民”扎根西青。

我就介绍这些,谢谢大家。

主持人:谢谢梁军先生。下面,请记者朋友提问。提问前,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。

天津日报:西青区具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,请简要介绍下西青区以产业链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,特别是集成电路和车联网这两条特色产业链的情况。

西青区工信局局长 方文轩: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关于制造强市决策部署,西青区坚持以产业链为抓手,深入实施制造强区战略。西青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,要激发产业活力,推动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,做大做强集成电路、车联网、汽车及新能源汽车、高端装备、生物医药等5条重点产业链,围绕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的目标,深化政策扶持,增强要素支撑,坚持串链、补链、强链,制定了《西青区制造强区建设实施方案》、重点产业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,不断增强产业链、供应链的韧性,为实现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在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方面,聚集了中芯国际、灿芯半导体等20余家企业,2021年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49.5亿元,同比增长39.6%,占全区规模比重的10.2%。目前,中芯国际T3集成电路生产线正加紧建设,建成后月产能将达到20万片,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基地。在车联网产业链发展方面,西青区获批北方地区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,三级测试体系逐步建立,截至目前,虚拟测试场累积测试280万例,与上汽、广汽、北汽等35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;封闭测试场建成试运营,已为德国大众、狮桥科技等优质企业提供测试服务。西青区还参与制定了一批车联网跨行业标准,建设了一批开放测试道路及配套设施,实现了智能网联车路协同,2021年累计实现总产值21亿元。谢谢!

今晚报:前段时间,天津市发布了今年拟新开的20个大型商业综合体,其中西青区有6个,占比三分之一,请简要介绍一下西青区商业发展情况,以及是如何激发消费活力的。

西青区商务局局长 高福光:近年来,在加快构建“双循环”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,为助力天津市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,西青区抢抓机遇、主动作为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,引进优质项目,打造高品质商圈,推动夜间经济发展,丰富消费场景,持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。一是大项目纷至沓来。我们不断优化载体建设,建成了新城市中心、社会山、梅江会展等商业片区。强化精准招商,瞄准重点商业项目,吸引了沃尔玛山姆店、宜家家居、永旺等一批商业项目落户,杉杉奥莱、大悦春风里等项目相继签约,值得大家期待。二是夜间经济持续发力。我们积极推动夜间经济发展,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重点打造夜消费场景,先后建设了杨柳青古镇、社会山、新城市中心、姚村等一批夜间经济街区和夜间经济聚集区。这些街区分别推出了美食、沉浸式话剧、温泉、啤酒节、电竞节等特色活动,形成了业态丰富、各具特色、人气旺盛的发展格局,让西青区更有“烟火气”。三是消费品质大幅提高。我们积极打造多元化、精准化的消费环境,形成了中北永旺、梅江南等一批核心商圈,群众消费的体验感更好,生活更加便利。2020年以来,我们实施了消费惠民百日行动等促消费活动,发放消费券741.9万元,拉动消费2.32亿元,既激发了消费活力,也让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。2021年,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.8%,增幅位居全市第二。今年,我们还将推出汽车消费季活动和住宿餐饮促消费活动,以财政资金撬动零售业主力市场。同时,紧盯年内即将投入运营的赛达星悦、中北永旺二期等重点项目,确保按进度建成运营。在此,欢迎广大市民朋友来我们西青商圈体验、消费。谢谢大家!

中国日报:从刚才梁区长的介绍足以看出西青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视程度,请具体介绍一下西青区在这方面的具体举措。

西青区政务服务办主任 林小琳:西青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:一是全面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。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和“一制三化”改革,2018年完成了南北两个市民中心的建设和投入使用。目前,已进驻25个部门,可提供681项政务服务,在全市率先实现了行政审批服务“一门办理”“南北通办”,是全市面积最大、功能最全的政务服务中心,实现企业群众办事“只进一扇门,最多跑一次”。大力推广“政务一网通”应用,目前,政务服务事项均可网上办理,网上实办率达到了99%以上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改革,实行投资项目代办服务,截至目前,44家企业提出代办服务申请,解决审批问题191余件。二是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。聚焦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高频次事项,从市场准入、投资建设、融资信贷、生产运营等各环节、全过程服务好市场主体,简化流程、优化服务、提升效率,切实为企业和群众办事增便利,整体提升全区营商环境的满意度。不断加强政企沟通,定期开展政企会客厅活动,帮助企业解决“急、难、愁、盼”问题。着力构建“亲清”的新型政商关系,制定实施“亲商八条”,建立区领导包联企业机制,特别是本土疫情发生以来,组织开展“大走访、大帮扶”活动,截至目前,全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服务企业活动千余次,解决问题600余件,坚定了企业扎根西青创业创新的信心和决心。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提高营商环境建设水平。对照营商环境考核评价结果,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,加快补齐我区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短板弱项。实施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,在优化企业开办服务、提高不动产登记效率、完善市场监管机制、提升创新创业活跃度、着力培育和发展数字经济、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、完善信用体系建设、提高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等方面找准路径,精准施策,努力为企业营造办事方便、法治良好、成本竞争力强、生态宜居的发展环境。

主持人:由于时间关系,提问环节就到这里。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,感谢大家。

附件:

IE版本小于10,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,请升级IE版本! x